全屏通栏广告背景
文章正文
红木家具:因材施艺做原创 创新设计出精品
作者:管理员    发布于:2018-09-28 15:52:19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】浏览 (1256)
近来,关于家具的制作方面,有两个特别的说法。为此,记者专门走访了江苏苏州的红木家具市场,希望窥探其中的奥妙。

其一,千余件老家具少有“复本”

记者拜访了一位从事北方榆木家具回收、修复和售卖等工作的家具业老法师得知,他用几十年时间,建立了一个被千余件老家具及其构件塞得满满当当的大仓库。这位老法师告诉记者:“这么多年了,他上手修复的榆木老家具,几乎没有重样的。”

千余件老家具少有“复本”,这对于已习惯了机械化大生产,并追求产品稳定划一的现代消费者,确实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。事实上,延至明朝中期,中国古代硬木家具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流用品,中国民间唯一一本家具制作指南《鲁班经匠家镜》也诞生于当时。但是当时的交通运输条件导致木料物流极不发达,能供给木匠制作的木料没有“标准型材”,东家给了材料,提了要求,余下的戏法就得靠匠人师傅自己制作,大料大作,小料巧作,这就是千余件家具几乎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件作品的重要原因。由此看出,在古代工匠的实践中,因材施艺是较基本的要求,虽然制作指南给出了大致造型和尺寸搭配,但那是书本理论,面对长长短短、粗粗细细的一堆木料,还是要考验工匠的实际设计、制作水准。

其二,尽信书的后果很严重,创新才是立足之本   

据悉,在一些公开出版的好 明清家具的图书中,由编著者标注的家具尺寸与原件家具是有出入的。而不知内情者,花了几百元买来一本真经照着去做,会遭遇“尽信书就出错”的严重后果。而且,不巧的是,真还有人这么做了,做出来的家具左看右看上看下看,就是不好看。

重要资源的拥有者会出此高招,但是这对家具设计、制作者们也算是个棒喝,想要制作出自己满意、顾客中意的精品,抄袭模仿是不能长久的。唯有不断创新,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有关人士告诉记者,消费者需要的是创新的设计,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模仿。(周晓兰∕编辑)

版权所有:富雅红木家具有限公司 技术支持:中国古典家具网 浙ICP备15042937号 技术支持:浙江七米